王建泉的桃花玉鉴定与优化处理方法

发表时间: 2023-03-07 13:29

粉色的玉石较少,商业上最为常见的是桃花玉,系统宝石学中称为蔷薇辉石,粉红色如桃花,在国内也是被玉石爱好者宠爱的玉石品种之一。

01、桃花玉的基本性质

01-1、矿物组成

桃花玉主要矿物为蔷薇辉石。

01-2、化学组成

(Mn,Fe,Mg,Ca)SiO₃;石英:SiO₂。

01-3、晶系及结晶习性

三斜晶系,单晶体少见,多呈厚板状,常为致密块状集合体。

01-4、结构构造

粒状结构,块状构造。

01-5、光学性质

01-5-1、颜色

常见浅红色、粉红色、紫红色、褐红色,常有黑色斑点和细脉间杂于上述颜色间,有时杂有绿色或黄色色斑。

01-5-2、光泽及透明度

玻璃光泽,透明者罕见,集合体多不透明或微透明。

01-5-3、光性

二轴晶,光性可正可负。晶质集合体。

01-5-4、折射率

折射率1.733~1.747(+0.010,-0.013),集合体点测法折射率常为1.73,因常含石英可低至1.54;双折射率不可测。

01-5-5、多色性

多色性弱至中等,单晶可显示橙红或棕红的多色性,而集合体无多色性。

01-6、发光性

紫外线下表现为荧光惰性。

01-7、吸收光谱

545nm吸收宽带,503nm吸收线。

01-8、力学性质

01-8-1、解理

桃花玉具两组完全解理,集合体通常不可见。

01-8-2、硬度

摩氏硬度为5.5~6.5。

01-8-3、密度

3.50(+0.26,-0.20)g/cm³,随石英含量增加而降低。

01-9、放大检查

粒状结构,可见黑色脉状或点状氧化锰。

02、桃花玉的品种

02-1、单晶

桃花玉单晶体者少见。有多色性,半透明。

02-2、多晶

多以集合体形式呈现。可做挂件、串珠、雕件及观赏石。桃花玉因颜色浓艳粉嫩,质地坚固致密,用于装饰品及雕刻都非常具有观赏价值。带有黑色脉纹的桃花玉可以形成如山水画一般的雅石,深受玩石收藏者的青睐。

03、桃花玉与相似玉石的鉴别

03-1、菱锰矿

桃花玉与菱锰矿颜色相似,但桃花玉上多会出现黑色的氧化锰脉或斑点,且不具有花边构造。再者桃花玉硬度大、加盐酸不起泡也可区别于菱锰矿。

菱锰矿

03-2、新疆桃花玉籽料

新疆桃花玉籽料的颜色也是粉色,与桃花玉颜色也较为接近。这种玉石目前产地只有新疆和田的喀拉喀什河和玉龙喀什河。它的主要组成矿物是直闪石,化学成分为镁铁硅酸盐。

桃花玉和新疆桃花玉籽料完全是两种矿物。桃花玉,质地粗犷,颗粒感十分明显;而新疆桃花玉籽料主要由直闪石组成,其质地细腻,呈丝绢光泽,并且具有裂纹、皮色等籽料的特征。所以说,新疆桃花玉籽料和桃花玉还是很好区分的!

04、桃花玉的优化处理及其鉴别

桃花玉常用的优化处理方法是染色,放大检查可见染料沿粒隙分布。

05、桃花玉的产地介绍

世界著名的产地有美国马萨诸塞州、瑞典的、俄罗斯乌拉尔山脉的Sverdlovsk、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的BrokenHill。

我国北京附近昌平地区出产较优质的桃花玉,常用来制作工艺品。此外陕西商县、江苏苏州、青海、四川也有产出。

06、作者简介

姓 名:王建泉

资 质:珠宝鉴定师、钻石分级师 、NGTC宝石学家。

执业资格:人社部中级贵金属首饰与宝玉石检测员。

社会职务:中国收藏家协会 会员。

黑龙江省辽金文化博物馆 研究员。

哈尔滨商业大学管理学院 宝石与材料工艺学 客座教授。

研究方向中国玉文化进程与古玉材质溯源。

著作有《玉璇玑的探讨与研究》一文,详细阐述了从古至今学者对玉璇玑用途的探讨,提出了新的观点并加以论证。发表于国家级期刊《科学与生活》2021年 28 期上;论文《探讨桃山玉的发展前景》,从材料学,矿物学和工艺学等角度对桃山玉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一些新观点与认识;并以此为基础对桃山玉作了全面的介绍。该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期刊《科学家》2022 年第 6期上。

在宝石学家王建泉的头条号和个人图书馆上推出了《彩色宝石鉴定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彩色宝石的未知鉴定》、《彩色宝石的鉴定方法》、《翡翠的鉴定与质量评价》、《和田玉的鉴定与质量评价》、《珊瑚的鉴定与优化处理方法》、《珍珠的鉴定与优化处理方法》、《国内八大产地玉料在古代玉器中的使用状况》、《古代玉器特征解析》、《仿古玉器研究》、《红山文化玉器鉴定方法研究》、《新石器时代泛红山文化发展历程》、《吉林与黑龙江地区新石器时期玉器的研究》、《黑龙江小南山遗址出土玉器研究》等文章 350 多篇,200多万字。阅读量38多万人次,深受广大宝友喜爱。因发布内容优质,被头条号认证为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

在2019年中国技能大赛暨首届宝玉石检验员技能大赛中省级排名第3名,荣获三等奖,作为珠宝鉴定师和宝玉石爱好者。曾长期从事宝玉石相关教学和研究工作,对珠宝鉴定有深刻的理解。曾多次参与鉴宝活动为百姓服务。并且执着于玉文化传播,为珠宝行业发展尽心竭力。

注: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珠宝玉石无损检测光谱库解析》、《常见珠宝玉石》、《系统宝石学》以及网络软文等。欢迎广大玉友提出宝贵意见。如转载需标注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