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俊笔下的玛瑙浮翠玉

发表时间: 2017-03-15 11:20

授权首发原创作者简介:苏俊,湖南省溆浦县人,空军政治工作部蓝天出版社副社长,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空军优秀共产党员,4次荣立三等功,全国拥政爱民模范,著有《军戎馀墨》一书。

玛瑙一泓浮翠玉

——捡拾戈壁玛瑙

文/苏俊

基地驻阿拉善盟的额济纳齐,这是一个苍天般美丽的地方,是大自然对我和战友们的恩赐。战奎和我都是奇石迷,尤其对戈壁滩散落的玛瑙视为最爱、奉若珍宝,偶尔来一次远行,捡回来放到连队图书室,点缀枯燥的军营生活,是我们最乐意干的一件事。

那是一个冬日,艳阳高照,戈壁空寂。战奎和我简单地吃过早饭,戴上大绒帽,披上军大衣,穿上大头鞋,开上一辆越野车,约好其他三个战友,从7号((出于保密需要,基地部队均以数字编号)出发,向戈壁深处挺进,开始了用脚步丈量戈壁,寻找美丽玛瑙的故事。

战奎姓李,山东人,中等个儿,为人厚道、务实,喜欢石头、摄影、根雕。他当兵入伍就呆在基地,20多年了,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一看,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戈壁。他捡石头经验丰富,知道哪些地方有玛瑙?什么地方有奇石?一切全凭多年的经验。

战奎对战士视如兄弟,无论谁家有困难,都会主动帮忙解决,对他们的思想动态也把握得准,工作的针对性很强,战士们打心眼里佩服有这么位好大哥好主官,在单位个人威信很高。

战奎还炒得一手好菜,凡单位有人蹲点、机关来人检查、战士家属来队,或是逢过年过节,他都下厨洗菜切菜,弄上几个香喷喷的大碗菜,大家一起乐呵乐呵,让孤寂的戈壁、简陋的营房里时常飘动着欢歌笑语。

约30分钟后,车拐入戈壁滩。由碎石和细沙构成的茫茫戈壁,四处没有路,也到处都是路。车可以任意跑,但必须要记住方向,否则就会有迷路的危险。如果不熟悉地理环境的话,一定要有当地牧民的引领。

车向戈壁深处穿越,后面是黄沙卷起的黄色长龙。不知不觉车在戈壁滩跑了两个小时,战奎停下车,说这里有玛瑙。于是我们下了车,扑向戈壁滩,呈扇形分散开始捡拾玛瑙。

战奎对这地方熟悉,他冲在最前面,眼睛盯着地面,一次次地弯下腰,从无数大大小小的石砾中捡出一颗颗玛瑙和沙漠漆,放入携带的布袋子。捡了一会儿,他折返到我身边,给我详细讲解,哪些有形状的玛瑙值得捡,哪些是上等的沙漠漆。我也学他的样子,眼睛搜寻着地面。戈壁玛瑙色彩艳丽,异与黑色的普通石头,一眼就能看出,也比较好找,并没有想象中大海捞针一样困难。没过多久,我拎在手上的袋子就越来越沉了。

站在这茫茫戈壁,远处几株骆驼草孤独却很倔强的屹立在沙漠之中,除了满地的石子和沙砾,剩下的就是呼呼刮着的大风,吹得我有些冷。大家不停地搓手、跺脚,把大绒帽全放下来,保护好脸和耳朵,只剩下嘴里呼出一股股的白色气体。在这里,我感受到了远古与现代的轮回交替,感受到了玛瑙的灵性。

临近中午,我上车喝了些热水。趁这个空档,我捧了一把玛瑙放在手心,仔细审视这大璞不雕、质朴硕然,色像霞光、润似水晶的宝贝,感叹大自然的神奇,把火山口送来的熔岩结成石块,又把石块慢慢风化成颗粒状的宝石。我猜想它们浴火重生的那一刻,是怎样的一种凤凰涅槃?是怎样的一种尽情燃烧?才得以最后的精彩纷呈。这风磨沙励、日淬月炼的大地舍利,采天地之灵光,沐日月之精气,淋漓尽致地演绎着戈壁的坦荡,博大与雄沉,以及豪放壮美的西部神韵。

“天地有大美而不语”这句话用在戈壁玛瑙上,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它们接受了千万年的沉积,经过亿万年的风沙吹拂,让人看之神往,品之神思,如梦如幻,神韵无穷,极具灵性;它们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是一部浩瀚的天书,记载了自然的沧桑变故,社会史的波澜沉浮, 许多故事留在了它们身上,这些石头成了大漠戈壁的见证人和代言人。

3个多小时一晃而过,我们捡了近十四五斤玛瑙,有红色、黑色、绿色、灰色,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妙不可言。有的形状绮丽,有的色彩绚丽,有的纹理清晰,有的润泽鲜亮。其中有蚕丝、玉髓、葡萄干等十几个品种的玛瑙,还有沙漠漆、千层石、风凌石等奇石。这些被戈壁风沙打磨出的玛瑙玲珑剔透,沙漠漆五彩斑斓,风凌石千奇百态,在惊叹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在它们面前,在时间面前,在历史长河面前,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显得多么短暂和渺小。

天色渐晚,风还在使劲的刮,大有催促早些离开的意思。我们害怕迷路,虽然有些不舍,但手冻得有些麻木,身上和脸上都是沙子,得抓紧时间回去。返程路上,我们没有来时的兴奋,甚至有些疲劳,但脸上都带着丰收的喜悦。

这世上,什么能久而不朽呢?玛瑙。什么能跨越距离和时间呢?战友情。这亲身捡拾玛瑙的经历,让我感受到了发现的惊喜和探险般的快乐,体会到了千百年的一次回眸与石头相遇的缘分。有时,明明已经靠得很近了,但一个偶然的转身或一个不经意的停留,就会错过彼此。生命中也有一种相遇,在岁月的长河里细细流淌,平静的如千年的玛瑙一般,隽永流长,需要停下匆忙的脚步去仔细回味。我想,我与战友战奎的相遇也是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