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茶话 | 植物茶语第二辑--茶名录

发表时间: 2022-12-08 20:35

我国是世界上茶叶种类最全,品种最多的国家,还是世界上茶叶名称最多,最有趣的国家,茶名涵盖了山川地貌动植物等等,多达上千种。献上自创《茶名录》一部,各节选8种赏鉴,且听第一回:植物茶语。

8种 :观赏花卉类

01 九曲红梅(红茶)

九曲红梅:历史名茶,红茶珍品,生产有近200年历史。因其色红,清香如红梅而得名。源产地为武夷山的九曲,后随着茶农迁移浙江杭州大坞山一带,成为西湖龙井外的又一核心茶产品,尤以湖畔大坞山的品质最为上层。

02 兰香茶(绿茶)

兰香茶:泾县兰香茶,安徽省宣城泾县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因外形呈绣剪形,带有明显兰花香而得名。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为北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共9个乡镇46个行政区。

03 峨眉竹叶青(绿茶)

峨眉竹叶青:产于四川峨眉山,峨眉山产茶历史悠久。唐朝李善《文选注》记载“峨眉山多药草,茶尤好,异于天下。”峨眉竹叶青是1960-1969年之间创制的名茶,因茶叶形式竹叶而得名。

04 婺源墨菊(绿茶)

婺源墨菊:产于江西省婺源县鄣公山,研制与1987年。因成品色泽墨绿,冲泡后,汤色黄绿清澈,水中形状像菊花而得名。

05 白牡丹(白茶)

白牡丹:福建历史名茶,产于中国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松溪县等地。因其绿叶夹银白色毫心,形似花朵,冲泡后绿叶托嫩芽,宛如蓓蕾初放,故得名白牡丹。白牡丹茶一共四个级别,是白茶当中等级最多的一个品类。

06 前峰雪莲(绿茶)

前峰雪莲:江苏省80年代新创名茶之一,诞生于江苏溧阳市社渚农场。因条索紧细卷曲,身披银毫,形似雪莲而得名。

07 茉莉花茶(花茶)

茉莉花茶:历史名茶,清朝贡品,至今有150多年历史。也叫茉莉香片,是茉莉鲜花和绿茶一起窨制而成。产于福建福州,这里也是世界茉莉花茶发源地。

08 金银花茶(花茶)

金银花茶:历史名茶,是用金银花和绿茶一起窨制而成。金银花做茶出自清代,金银花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四川广元朝天、山东、陕西、河南等地。


8种:乔本树木类

01 黄山松针(绿茶)

黄山松针:产于安徽黄山市屯溪实验茶场。因外形紧细圆直,白毫显露,色绿油润,形如松针而得名。

02 水西翠柏(绿茶)

水西翠柏:产于溧阳市前马乡水西茶场,创制于1986年。因其条索扁直,色翠显毫,形似翠柏而得名。

03 榕树茶(绿茶)

榕树茶:广东传统名茶,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也叫琉璃茶,因产于古官道榕树圩附近,茶条细嫩,叶色绿翠而得名。

04 柳叶青(绿茶)

柳叶青:产于湖南安化,1989年研制。因茶叶扁直形似柳叶,翠绿显毫而得名。目前主销长沙等城市及港澳地区。

05 桂花乌龙(花茶)

桂花乌龙:是用桂花和乌龙茶一起窨制而成的花茶。经过二次加工,香气浓郁,口感甘甜鲜美,茶叶带有浓重的桂花香气。

06 松桃翠芽(绿茶)

松桃翠芽:因产于贵州松桃,茶叶色泽翠绿而得名。茶叶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茶汤清澈,滋味香醇,主要销往贵州、江苏等地。

07 丁香茶(保健茶)

丁香茶:又称长白山丁香茶,主要产于长白山天池附近。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常绿乔木丁香树的干燥花叶,可作为中药药材。长白山丁香茶是由当地特有的丁香花蕾制成的保健茶。

08 白兰花茶(花茶)

白兰花茶:主要产于广州、福州等地。是用白兰花和绿茶为原料窨制而成。滋味浓厚,持久。茶条色泽墨绿尚润,香气持久,茶汤清香爽口。

8种:蔬菜水果类

01 顾渚紫笋(绿茶)

顾渚紫笋:历史名茶,皇室贡茶。产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水口乡顾渚山一带。因其鲜茶茶芽微紫,嫩叶背卷似笋壳而得名。顾渚紫笋茶被茶圣陆羽论为“茶中第一”。

02 六安瓜片(绿茶)

六安瓜片:传统历史名茶,绿茶中的特种茶,清朝皇室贡茶。简称瓜片、片茶,产自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

03 荔枝红茶(工夫红茶)

荔枝红茶:是在新鲜荔枝烘制过程中,以工夫红茶为原料,低温长时间熏制而成的茶。荔枝红茶,既有荔枝的熟果香,又有工夫红茶的香甜。

04 休宁松萝(绿茶)

休宁松萝:历史名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产于黄山市休宁县边界黄山余脉的松萝山。色绿、香高、味浓是松萝茶的显著特点。

05 武夷肉桂(乌龙茶)

武夷肉桂:历史名茶,岩茶代表,是以肉桂树品种的茶树命名的名茶。肉桂色泽褐绿,油润有光。干茶有甜香,入口醇厚回甘,咽后唇齿留香。

06 粑粑茶(普洱茶)

粑粑茶:云南粑粑茶,又名扫帚茶,以云南大叶生态茶为原料,采用传统制茶工艺精致而成,茶汤清澈透亮,茶香浓郁爽口。

07 凤凰浪菜(乌龙茶)

凤凰浪菜:凤凰茶区位于潮安县凤凰镇,凤凰水仙按品质可分为:单枞、浪菜、水仙三个等级。浪菜次于单枞,但制作工艺讲究繁复,性价比较高。

08 武夷菜茶(绿茶)

武夷菜茶:是用福建一带的小菜茶做成的茶叶,又叫福建菜茶。菜茶以小叶种为主,分类比较多。

文中图片来自互联网(侵删)

今日说茶 | 茶名录第一回--动物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