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博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山文石的魅力

发表时间: 2018-07-25 22:1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生命记忆,是人类创造力的精神源泉。习近平同志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2005年,博山区被山东省文化厅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试点区,由此启动了首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多年来,我区“非遗”保护成果显著,目前有国家级非遗代表项目3项,分别是孟姜女的传说、博山琉璃烧制技艺、鲁派内画;省级11项,分别为颜文姜传说、博山锣鼓、博山琉璃烧制技艺、鲁派内画、聚乐村四四席、清梅居香酥牛肉干、博山窑陶瓷刻绘、鸡油黄与鸡肝石琉璃烧制技艺、雨点釉烧制技艺、正觉寺禅修茶道、博山琉璃灯工;市级42项、区级141项。

本期特推出博山文石,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博山文石的魅力。

博山文石概论

作者 | 沙良中

博山古称颜神,位于鲁中山区,因煤炭、陶瓷、琉璃业兴盛而出名,故称鲁中重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属于淄博市的一个区,由于工业发展迅速,加之旅游业兴起,被誉为齐鲁文化名城。

博山南连沂蒙,西接岱岳,地层有四届七系,即:太古界——泰山群系;古生界——寒武、奥陶、石炭、二迭系;中生界——侏罗系;新生界——第四系。博山境内有鲁山、原山、岳阳山、鹿角山四大山脉,大小山头1300多个,拱簇拥立,层岩叠障,风景优美,是典型的石灰岩丘陵地貌,覆以酸性红粘土壤,盛产各种类型的文石。

博山文石在300年前即萌蕴生辉,爱者相继,如区内的怡园、因园、吕仙洞等处均有文石点缀。清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赵执信,不仅将文石立于庭院,陈于室内,且用作笔架、镇纸及殉葬品。由此可见,博山文石在明末清初已为人们所珍视和收藏。建国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大群众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从事文石艺术事业的人藏博山和收藏文石者,由建国前的7、8人,发展到现在的300多人,发展之快、收藏数量之多,质量之好是前所未有的。

过去以石做景的石头,叫“山石”、“景石”、“怪石”等,称谓不一。博山文石爱好者认为它属于文学艺术范畴,《汉书》、《辞源》、《山海经》均有纹理石的论述,于1978年将其概括为“文石”,全称博山文石。先后参加了在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地举行的奇石展览和盆景学术讨论会。博得了专家、学者的公认,《博山区志》,《淄博市文化志汇编》、《淄博日报》、《大众日报》、《北京日报》、《中国花卉盆景》、《花木盆景》、《中国奇石盆景根艺花卉大观》等书和刊物分别刊登和著录了博山文石,博山电视台、淄博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也作了报导,从而使博山文石载入了史册。

博山文石的质地是石灰岩石,是由地壳运动而形成的,因此造型奇特、富有神韵、独具特色,无一相同型态,它的型态大体分为山型、立体型、肖型、植物型四大类别。山型石有三景四色,三景即:高远景,深远景、平远景;四色即:春色、夏色、秋色、冬色。具有峰、峦、坡、壑、岗、壁、崖、岭、岫等诸多景观。峰为山之首,山无峰不巍、不峻;峦为峰之副,峦峡峰相互衬托,层次相连,古有相辅而行之喻,今有峰峦竞秀之说;坡乃山体倾斜的地方,是山体的重部位,山无坡不壮、无坡不厚;壑为山之脉,两山夹道者日壑,路通者曰谷,不通者为峪,有水者为溪,它象人的血管贯通肢体一样,贯通在山体的有关部位,是山型变化的又一特征,素有千山万壑之说;皱为山之肤,乃凸凹形成的纹理,大体分为大斧劈、小斧劈、雨点、牛毛、披麻、荷叶、鬼皮、核桃、折带等。岗为山之脊,乃山的躯干。人无脊不立,山无脊则薄;臂为山之峭,乃扁平高大而屹立的山石,谓之壁立干尺。崖为山之绝,乃山石或高地陡立的侧面,险而峻峭,前无通路,有云崖之称和悬崖勒马之喻。岭为山之翼,它高低长短不一,顶端或侧面有路可行,有崇山峻岭和翻山越岭之说。岫为山之灵,素有洞晓,洞府之尊称,传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立体型,大体分为柱型,岫型、怪型、壁型四个类别,具有瘦、漏、透、奇、灵五大特点。瘦即细溜,瘦则峭、则妙、则刚劲而有风神;漏乃有隐有现,上下贯通的立体洞穴,山之漏深通地脉,石之漏虚而藏幽;透乃横向透明的孔洞,透则明,则亮,古有透视精辟亡喻,嵌孔玲珑之说;奇指雄伟峻峭而又罕见的景象,不论竖立横置,它重心平移,奇特险要、潇洒舒展,多用于美丽奇巧而又难以形容的石头;灵乃灵巧,灵活,不呆板,具有异常色彩和光辉,宛如绝世美妙的仙境。肖型石有人物、禽兽、植物、鱼虫等景观。人有四像,即站像、坐像、行像、卧像;兽分凶、猛、祥、骏;鸟有啼、鸣、飞、翔;鱼如嬉跃水;虫如蜗牛缓行。植物如玉树琼技、灵芝映辉。一则再现自然,一则栩栩如生,一则贯通仙气,妙趣横生,给人以美的享受。

博山文石是自然美和艺术美相结合的产物,自然美乃天工造化,艺术美乃作者通过艺术构思而取其精华。在取材制作方面,要量材使用,要根据石料的自然型态,进行设计,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复推敲,仔细斟酌、审查无误后方可制作。

制作博山文石的第一步是选石,要选得好的石料,作者必须加强学习,学美学原理,观察大自然的山水型态,借鉴山水盆景、园林设置、绘画等方面的理论,提高创作文石的思想境界,充分认识原石的内在美和型态美,以扩大选石能力,尽力选取质地青翠、纹理清晰、形神兼备的原石。

制作博山文石要充分利用其固有的自然型态,在不失其自然美的前提下,宜山则山,宜肖则肖。山型石不用加工即可成型者甚广,大多数需要锯截,锯截前要根据原石的实际情况,先确立主峰,然后参照前后左右,虚实聚散等各个方面的具体情况,审定取舍位置,画好锯截线,进行锯截,即可创作出一件完整的山型文石。

山型文石的布局,要处理好高、宽、深三个空间的关系,在刚健粗犷、含蓄朴素中作文章。刚健粗犷中含有诗情画意,含蓄朴素中蕴藏着高雅优美,根据以上原则做好山峰、山麓前后左右等景观的安排,使整个山体更为合理。

文石主峰有高耸、有宽阔、有险要等多种形式,不论峰峦竞秀,还是奇峰异壑,主峰不宜居中,左右副峰不能对称,主峰要突出,副峰的对比要强烈,要有高、有低、有聚、有散、虚实相兼,相互顾盼,使主峰在副峰的拥抱之中协调统一,自然活泼。

山腰是山峰的支柱,山腰造型要浑厚粗壮,要上窄下宽,形成坡度,显示山峰雄伟。山坡的倾斜度要一边陡,一边缓,各有变化,不能对称,每个角度既有其个性,又与总体有共性。陡山坡要豪放谨严、强壮有力,缓山坡要缓慢柔和、舒适流畅,使山的型体呈现活的状态。

山麓(山肢)既是山的根基,又是重要观赏部位。古人云:看山,要上看峰,下看脚。说明山麓之重要。山麓宽阔多变,曲折活泼、色彩明显,意境深远。在造型方面,有平、有斜、有横、有竖、有宽、有窄、有开、有合、有收、有藏、有动、有静、有深、有浅、浅处展势,深处藏幽。看上去可耕,可种,可住、可行、生机勃勃、引人人胜。

立体型文石,简称立石。原石可分为两种:一是完美石,它不需锯截,刷掉其表面污物,配上几座即可独立成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被人们誉为珍品;二是造型不够完整者,需加工锯截,去粗存精,在加工时要量材施艺,巧妙施工,尽量保持其自然型态,不失其自然之美

肖型石,亦为天工造化之珍品,多数不需锯截加工,对于个别不易上几座者,可锯平底、去掉表层污物,配上几座即独立成景。肖型石造型,要形神兼备,以形传神,不论人物,禽兽。植物、鱼虫,贵在似象非象之间,朦朦胧胧,潇洒飘逸。通过加工使其具象者,则失真,完全不象者,则失天工造化之意。观赏肖型石,粗赏淡而无味,细赏韵味无穷。一件好的作品贵有动态,动则灵、则活、则栩栩如生,此乃鉴别肖型石的重要准则。

植物型文石,是文石中的稀有珍品。植物型文石奇险多变,灵秀巧合,如树型、主杆竖枝条,枝条竖叶子之间的变化就很大。特别是花卉造型,往往是由混合岩交接成型,枝叶是石灰岩,花朵是晶石或砂积等。对于平面石上的图案,不论如花似树等,都不属于植物型文石。

文石几座,是文石的托子,它起着支撑作用和镶嵌作用。古人云:三分石头,七分座子,说明几坐的重要性。制做文石几坐,以红木为好,但红木是稀有木材,价格高昂,因此大多数用杏木、柿木、枣木、香椿木等代替。文石几坐的种类繁多,有圆形、方形、长方形,椭圆形,卷术形,随石形等类形,几座造型,要精美灵巧,古朴典雅,做到大小可体,边框得当,高低适度,曲折幽美,线条流畅,腿脚朴实,色泽鲜明,浓淡适宜。充分发挥其烘云托月的作用。使博山文石锦上添花。

最后谈下对文石的命名。命名是为了完善创作,充实活力,增加情趣,促人向上,耀人夺目,引入入胜,提高艺术水平和艺术价值,使之成为上乘之作。

文石是供人欣赏的艺术作品,名字是作品的标志,是区别其他作品的记载,是简介,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体现。因此,命名要贴体恰当,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寄之以情,反映艺术修养和审美的情趣,使博山文石更为动人,使欣赏者进入更高,更美的欣赏境地,给人们更为崇高的美感。

博山文石,是富有诗情画意的高等艺术。命名要用象征,联想、寓意等笔法,渲染文石之美。要做到高雅、含蓄、要有意境,有品味。高雅的气质,含蓄的性情,是内涵,是意境的自然表露,只有高雅,含蓄,才能丰富想象力。加深审美层次,达到主题鲜明,重点突出,言简意赅而不落俗套的艺术效果。

博山文石既属于自然科学,又属于美学,是我国石文化的一门学科,它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已为专家、学者所肯定,被誉为“艺苑奇葩”。祝愿博山文石艺术之花,在新的形势下,更加光辉灿烂,为两个文明建设做出新的奉献。

(来源:博山文化研究院)

淄博市博山区旅游局

陶风琉韵 休闲博山

微信号:boshanlv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