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茶92方砖:规格错误无人修正的尴尬历史揭秘

发表时间: 2021-10-08 22:27

从1元多的出厂价,到2元的甩卖价,再到如今近万元一片的市场价,被称为“末代茶王”的92方砖,缔造了一场普洱茶界的价格神话。


不过由于年代久远,这款茶上的一个疑点,一直困扰着众人:92方砖包装盒侧边为什么是“100公分”(1米)规格?长达数年的生产中,就没人发现并改正吗?


今天,小编就来带茶友们抽丝剥茧,揭秘92方砖迷雾背后的真相。

超高用料的出口方砖


1987年, 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上,日本客商和省茶司签订了定制一批普洱方茶的合同。


在往期的故事中,小编曾提到在上个世纪80年代,出手阔绰的日本茶商,是云南普洱茶的重点客户,每次都要尽心尽力的满足其各种要求。


而这次也不例外,合同签订后,省茶司专门派人到勐海茶厂安排生产任务,由于日本人喝茶喜香高水柔,滋味清淡回甘,因此这次专门用南糯山原料制作普洱方茶。

由于是针对日本市场的定制茶品,92方砖的用料等级,并不像以往的7581等边销砖一样粗老,挑剔的日商甚至还要求,全部使用当时最高级的一级用料。


不过如果真的这么做的话,原料成本就会飙升,因此省茶司在和勐海茶厂的老师傅们询问过后,决定采用部分一级一等,一级二等,和少量二级等原料。


除了超高的等级用料外,这款普洱方茶还用了当年最好的春茶,非常显毫,经过近30年的岁月沉淀中,当年的白毫都成为了金毫,煞是好看。

由于原料稀少,价格偏高,消费人群少,92方砖当年的生产量其实不大,第一批和第二批都只出口了3吨,出口史仅两年,总量也不过10吨。


不再向日本出口后,省茶司认为这款茶配方优良,做内销应该也有市场,于是又向勐海茶厂下达了普洱方砖的生产任务。


1990 年,决定进一步扩大内销的省茶司,又向昆明茶厂下达了普洱方砖的生产任务,但全面放开生产的普洱方砖,品质已经赶不上当年出口了。

当年出口时,“92方砖”的包装正面,印有“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省茶叶分公司”,背面则是勐海茶厂的名称。


出口改内销后,由于管理体制相互牵制,包装也出现了混乱,“92方砖”的包装背面有时会出现多个厂名,甚至无厂名的情况。

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


也是在1990年,正值北京亚运会,省茶司的“云茶苑”茶艺表演队,受邀在亚运会上和老舍茶馆里表演民族节目。


本着拓展销路的目的,这次出行还带了两集装箱的云南茶叶做展销,其中就有一批普洱方茶。


不过云南大叶种茶浓烈霸道,当时的北京人不太能接受这种滋味,只有一些在云南生活过的老兵和知青们习惯这种滋味,还专门找着来买。

不过这些茶中相对好卖的,只有Y902和大渡岗“岗绿”等一级滇绿,其余的普洱茶都无人问津,普洱方砖也不例外,基本上都剩下来了。


亚运会结束后,考虑到路途遥远,运费较高,省茶司就把这批茶处理给了北京市茶厂,还有少部分留给亚运会酒店商品部,但销路不畅,后来都退回云南了。


可能是因为这次销售遇冷,可能是因为历年的库存积压,从1993年以后,省茶司就没有再下达过普洱方茶的生产任务。


也就是说,1993年1月生产的批次,是1992年生产计划的收尾。1992年,不是92方砖产量最大的一年,而是92方砖生产计划终止的末尾年。

1996年,正值市场经济改革不久,为灵活销售,扩大市场,省茶司在昆明樱花宾馆附近开办了一家“吉幸茶叶专卖店”。


公司的一位女职工,自告奋勇地承包了这家商店的运营,为了鼓励业绩,省茶司就把仓库里多年积压的茶品低价调拨给吉幸专卖店。


这其中就包含了上万片的“92方砖”,而且当年的处理价仅2.47元每片,现在市场上流通的“92方砖”,大多是从这里流出的。

无法更改的错误规格


仔细观察“92方砖”的包装盒,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明显的数据勘误,侧边的“100公克“,错印成了“100公分”(1米)。


这么显眼的错误,居然从1987年开始生产起,一直被沿用到1993年停止生产,这让我们窥见了当年生产的延后性与计划性。


由于茶厂特性和区域差异,那个年代出口到各个地区的普洱茶,基本都有固定茶厂生产。

昆明茶厂气候温润,生产的茶品滋味柔和,出口日本的普洱茶产品通常是由昆明茶厂生产。


不过这批普洱方砖用料特殊,需要用南糯山的晒青毛茶料,而勐海茶厂正好在南糯山上有茶园基地,因此才把生产任务交给勐海茶厂。


而1986年,昆明茶厂就在生产一款外盒设计与“92 方茶”几乎一致的茶品,不过是250克/片的普洱熟茶,这批包装盒的外观就错印成了“250公分”。

后来省茶司在给勐海茶厂下达生产92方砖时,规定沿用昆明茶厂包装,仅说明把产品规格改为100克,勐海茶厂就只修改了盒子尺寸,并把“250"改为“100”。


等这批茶出厂交货给省茶司时,大家才发现包装上的错误,而省茶司觉得是自己表述不清,改换包装也十分麻烦,只能将错就错了。


不过当年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这款原本出口的茶品,后来几经辗转,曾以2块多的价格甩卖,如今也创下了近万元一片的价格,被尊称为“末代茶王”。


由于价格高昂,92方砖也是造假售假的重灾区,就是不知道这些不法分子在伪造92方砖包装盒时,有没有为“100公分”的规格迷惑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