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白茶:绿色与咖啡色,哪个更值得选择?

发表时间: 2022-12-06 12:13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最近,村姑陈也算小火了一把。

起因是,我们在某个短视频平台上,发布了一条内容。

讲的是咖啡色老白茶,为什么不建议大家去喝,又到底是什么来历。

意料之中,招来了一堆人怼。

绝大多数,是一些卖咖啡色老白茶的茶掌柜,表示不能接受。

他们认为,陈化后的老白茶,就应该从绿色转为咖啡色或者黑褐色。

否则,就代表陈化不到位。

理由嘛,当然是因为他们手里卖的老白茶,就是这种颜色的。

若不这么说,将来还怎么带货呢?

但也正好,把站在咖啡色老白茶背后的受益者,不费吹灰之力,就网罗起来了。

也方便各位茶友买茶的时候,避开这些ID,减少踩坑的概率。

李麻花在一旁竖起大拇指,说:“你这招钓鱼执法,太高明了。”

同时,还有人抛出了一个很无脑的问题:

“你们难道不觉得,绿色的白茶青草味很重吗?”

这种为了证明自己的结论正确,而四处挑刺的行为,着实令人佩服。

然而,错的就是错的。

硬说成是对的,那就是黑白颠倒,是非不分了。

《2》

从白茶的青草味,村姑陈想起了一位朋友。

据我们所知,他是普洱茶的狂热粉丝。

某次,朋友来找我们谈事情。

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了白茶,并脱口而出:“这茶的青味好重,是不是没杀青到位啊?”

众所周知,很多茶类都要茶青。

同样的,杀青也是普洱茶的重要工序之一。

通过高温,破坏或钝化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同时还能去除茶叶内的青草气。

于是,喝普洱茶的人,再喝任何茶,都会以此为标准。

殊不知,白茶压根就没有杀青。

六大茶类中,白茶的工艺最接近天然。

不炒,不揉,不杀青,属于微发酵茶。

大量的天然物质得以保留,香气和滋味也尽最大可能地还原到了茶汤里。

所以,这种“青草味”,对于白茶而言,是正常的。

甚至于,村姑陈很喜欢这种味道。

在白茶的不同阶段,青草味的表现形式也不一样。

比如,在试毛茶,也就是白茶晒干但尚未烘干时,喝它们,就能喝到浓郁的青草味。

极鲜嫩,极富特点。

就像是人们常说的,阳春三月,草长莺飞,万象更新。

当每年开春时,万物复苏,处处散发着生机勃勃的气息。

彼时,被阳光晒过后的草地,就会散发出一股植物荷尔蒙的气息。

白茶亦是植物,经过日光萎凋以后,自然而然会出现青草被日光照耀过后的鲜美香气。

但白茶里的青草味,并不像外界所想的那般,是不舒服的味道。

反之,是干净的、清爽的、纯粹的、新鲜的味道。

俗话说,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普洱茶与白茶,本就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茶类。

盲目地把其它茶类的标准,代入到白茶身上,必定错漏百出。

喝普洱出身的人,因为普洱茶要杀青,不能有生青味,且叶底颜色暗沉,而看到白茶鲜活亮绿,散发着青草味,以此认为白茶品质不好。

这种逻辑,简直太魔幻了。

《3》

当然,这种青草味,不会一直存在于白茶身上。

大家都知道,白茶具有长期储存的价值。

在不同的年份,不同的阶段,香气滋味都会发生相应的转化。

刚刚烘干的新白茶,陈化一两个月后,青草味就会自动变成平时我们所说的“鲜爽气”。

实际上,很多朋友喝到的青味,就是这种鲜爽味。

由于白茶里含有大量的茶氨酸,经过沸水的冲泡,便会大量释放出来,溶到茶汤当中,增加汤水的香气和韵味。

根本就不需要特意去除,让它原汁原味保留着,是最好的。

如果刻意用高温去除,岂不是就成了绿茶?

喝白茶最大的乐趣,一是体验“鲜香醇爽”的美好风味,二是感受随着茶叶的陈化,变化出的新香气和新口感。

就像二八的少女,经历了时间的沉淀,慢慢变得沉稳。

之后,再拥有徐娘半老的风韵犹存,最后达到贾老太君那般豁达睿智的境界。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能拥有鲜爽味的白茶,往往品质上乘。

以产区好、工艺好、储存好为前提,才能让白茶的“鲜”,从新茶一直延续到老茶。

首先,产区优秀的白茶树,在温、光、水、气、土的共同作用下,积累了丰富的茶氨酸物质。

比起产区不好的茶树,体内的营养物质高出许多。

而比起其它茶类,白茶加工制作后所保留的内质,亦是最高的。

丰厚的茶氨酸,为茶汤带来了清甜淳和感,也为白茶提供了强烈的鲜爽气。

这种情况,在高山白茶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

其次,精湛的加工工艺,能让养分尽可能少流失,不被破坏。

有些茶叶,原料不错,但败在遇到了技术不精的制茶师,白白损耗了茶氨酸。

做出来的白茶,香气单一,口感寡淡,平平无奇。

最后,良好的储存,需符合密封、干燥、避光、阴凉、无异味等要求。

让白茶在避免外界干扰的状态下,安静陈化,转化出更丰富的物质。

当然,上好的老白茶,还是可以喝到鲜爽感的。

丰沛的内质,在经年累月地陈化中,并没有减少,反而变得更劲道。

而只有不好的白茶,因为储存不当,或者含水量超标等原因,不管是闻干茶还是喝汤水,都几乎感受不到鲜爽感。

喝起来,十分沉闷,失去了白茶该有的灵动和清新。

就像宝玉口中的“死鱼眼珠”,眼神不再如少女那般秋波流转,美目盼兮。

《4》

接下来,来聊一聊咖啡色的白茶。

按照正常的工艺,白茶只有萎凋和干燥两个步骤。

因此,白茶的颜色,也保留着接近纯天然的状态。

春白茶是绿白色,秋白茶是以绿色为主的五彩色。

在密封的状态下存放,无论如何,也不会变成通体咖啡色的模样。

就像一件绿色的衣服,即便穿久了,褪色了,但只要它静静躺在衣柜里,没有人为染色,就不可能由绿变黑。

当然,存老的白茶,也会有一定程度“衰老”的情况。

颜色略显黯淡,陈旧,一看就是经历了岁月磨炼的样子。

不过,基础色调不会发生改变。

想要让白茶从绿变咖,就只能是通过高温高湿,强行改变外表了。

主要有三个方法,一个是渥堆,一个是暴晒,一个是高温烘干。

当白茶的发酵程度被加重,叶绿素大量损耗,便会显现出咖啡色。

以发酵程度比较高的红茶和熟普为例,它们的外观,是不是就是黑褐色的?

而微发酵的白茶,若是能与红茶和黑茶一样,那还叫“白茶”吗?

倒不如直接划到红茶里去,更不容易引起争议。

另外,如果把采下来的白茶,像普洱茶那样,厚厚地堆积在一起,渥堆发酵。

那么,白茶中原有的鲜爽气和天然物质,就会大量挥发。

反推回去,咖啡色的白茶之所以没有鲜爽味,就是这个原因吧?

既违背了白茶国标里的工艺,色、香、味也完全不符合标准。

那么,它就不能再被称作白茶了。

要不换个名字,做旧老白茶,是不是更合适?

《5》

经常有人好奇,村姑陈是什么人?

为什么在她的文章和视频下面,总是争议不断?

其实,村姑陈就是个普通人。

不过,是一个爱说真话的小女子。

年纪不大,胆子不小,平常的乐趣就在于揭露茶圈的黑幕。

在真相面前,分分钟能化身女斗士。

至于是真是假,是对是错,相信各位看官自有定夺。

归根结底,是建立正确的茶叶知识体系。

保护好自己的钱包,别被黑心茶掌柜欺骗,才是最重要的。

更多关于白茶的知识

“做旧老白茶”的做旧是一种工艺吗?不,是RP

熟普和做旧老白茶,都是渥堆,为什么熟普能喝,做旧茶不能喝?

茶圈都在抵制做旧老白茶,那它究竟是什么味道呢?过来人献身说法

白茶做旧后还有香气吗?三招八式,教你正确分辨做旧后的老白茶

做旧老白茶防不胜防?看过这七点,你能更好明白做旧白茶的底细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