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茶界的秘密:假中假现象,获奖牛肉和栀子花香牛肉的陷阱

发表时间: 2022-10-12 18:07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曾经领教过一款噱头很大的岩茶。

标签上印着8个大字,牛栏坑肉桂获奖茶。

刚一看到这个茶名,就感觉很奇怪。

有谁舍得下血本,拿“牛肉 ”去参赛?

这种堆砌噱头的岩茶,乍一看,估计会让人感觉华丽丽的。

怎么看,怎么高大上。

但背后经不起深扒。

随便一列,漏洞多多。

《2》

牛栏坑肉桂获奖茶,假在了哪?

第一,牛肉没有参赛的必要。

武夷山以做茶出名,当地的斗茶风气盛行。

一年到底,大大小小的赛事不断。

近两、三年,虽说受到大环境影响,不主张人流量密集的大型斗茶活动。

但线上斗茶、寄样参赛、小型斗茶、民间斗茶等,依旧接连不断。

茶农们参加斗茶赛的初衷,不难理解。

于公,是促进茶文化交流,给自己做的茶考个试,互相交流制茶心得,提高加工水平。

于私,肯定是希望自己的茶能拿个好名次,提高知名度。

一旦一举夺魁,赢得了奖项,知名度提高后,何愁没有销量?

但牛栏坑肉桂是个例外。

岩茶里,牛肉的江湖地位有目共睹,不必多说。

再加上,牛肉本身产量不高。

放眼整个天心村,能够拥有牛栏坑山场资源,一年能做出60、70斤左右牛肉的,已属于“牛肉大户”。

风味好、名气响、资源少,诸多前提相加,真正的牛肉不需要“获奖茶”这层身份来抬档次。

只要山场真实,风味出色,作为岩茶精品,牛肉就像“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不用发愁行情,没有参赛的动机。

第二,送牛肉去参赛,太亏本。

武夷山本地的斗茶赛,数量很多。

官方的、非官方的,举办单位各不相同。

以天心村斗茶赛为例。

若是没记错,各家参赛报名时,要求如下。

大红袍、水仙、肉桂赛事,送样24斤。

(3斤是评审期间使用,1斤是农残检查,20斤是获奖茶保留。)

名丛的话,送样4斤。

而最终获奖金额,大致如下。

状元奖,大红袍和水仙是12万,肉桂15万。

金奖,大红袍、水仙、肉桂,奖金均是6万。

银奖,大红袍和水仙是2万,肉桂是3万。

至于名丛,只设奖项,没有奖金。

至此,来算一笔经济账。

拿出24斤牛肉去参赛后,即便博得了状元奖,也不划算。

毕竟牛栏坑肉桂的市场均价,就算按每斤3万来算,24斤加起来也远超状元奖金。

两者相衡,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第三,牛肉参赛,未必能获奖。

昨天文章里,刚好提到了斗茶的审评式泡法。

基本只泡3次,并且是极端闷泡法。

第一冲闷2分钟,第二冲闷3分钟,第三冲闷5分钟。

将茶味闷得极度浓重后,快速区分好坏,三局定胜负。

如此斗茶规则下,身为顶级正岩坑涧肉桂的“牛肉” ,比较吃亏。

牛栏坑受到V字形山场影响,两边由风化岩夹峙,坑底与两旁的缓坡可种茶的地方有限,产量不高。

作为坑涧型山场,牛栏坑内小气候清凉温润,日照时间相对较短,水汽充足,利于形成汤水稠滑,浆感明显,香气清幽细腻的风格。

这样的茶,在慢慢细品过程中,会有一种渐入佳境般的美妙感。

但用在斗茶场合却很吃亏。

尤其是乌泱泱的大众评茶场合,只看重前三冲的成绩,对风味慢热,细幽绵长的牛肉而言,难以发挥优势。

同台竞技时,容易被那些香气高扬、以香著称,头道茶汤刚泡开就香到不得了的肉桂拉下马。

退一万步看。

即便有茶农愿意做亏本生意,送了牛肉去参赛。

最终能夺得头筹的概率,也不高!

总结来看,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不明内情的新手,看到“获奖茶”这三个字眼,天生就有好感。

殊不知,放到牛栏坑肉桂身上,获奖二字不仅不能为它增添光彩,反而是画蛇添足。

类似此地无银三百两,一看就太假!

《3》

有一次,店里来了客人。

喝茶闲聊时,他聊到一泡风味很惊艳的“牛肉”。

据回忆,那泡牛肉刚用沸水一冲,蔓延到四周都是栀子花香。

香气浓浓的,特别好闻。

听到这,感觉情况不对。

栀子花香浓郁?横竖看去,都不像是牛栏坑肉桂的香气特点。

相反,这种花香高调,香气偏冲的情况,更像高香小品种所为。

结合对方的描述形容,那泡所谓的栀子花香牛肉,漏洞多多。

首先,肉桂的品种香不是花香。

肉桂本身的香气,是桂皮香。

茶香偏辛锐,很有辨识力。

那种闻起来,类似大片栀子花田发散出来的浓香,大概率来源自金牡丹、黄观音、瑞香等品种。

“牛肉”本身,不该如此。

其次,花香高扬,不是坑涧茶特点。

虽说,坑涧类山场的肉桂,桂皮香不如岩上肉桂那般突出,少有出现大桂皮的机会。

但桂皮香作为品种香,不会在一款肉桂身上轻易消失。

再加上,牛栏坑是坑涧类山场。

产出来的岩茶,花香相对清幽、细腻、雅正,而不是浓艳高扬!

最后,牛栏坑肉桂的香气不是单一化的。

牛栏坑肉桂的香气,更接近“内秀”二字。

茶香落水,香气持久,内敛深沉。

即,乍一闻,茶香不会特别浓。

慢慢细品,茶香清幽雅正,香气类型丰富(桂皮香、花香、果香、焦糖香,甚至奶油香、蜜桃香等都有机会出场)、留香时间比较长。

清则幽远,锐则浓长。

只有单一栀子花香的岩茶,香气表现缺少趣味,太单调,不符合牛栏坑肉桂的特征。

毕竟,产自核心正岩山场的“牛肉”,先天内质积累充足,芳香物质含量丰富,怎会做出如此单一化的茶香?

《4》

从牛栏坑肉桂获奖茶,到栀子花香牛肉。

它们之间的关系,堪称一个比一个假。

有一次和朋友聊天,曾听过这样的调侃。

市面上满大街都是的牛栏坑肉桂,假多于真。

牛栏坑作为一条不宽不窄的坑,从天心村拿到的一手资料看,“牛肉”年产量不过1500斤左右。

而外面以“牛肉”的名义装进泡袋的岩茶,前前后后加起来,估计能绕地球赤道好几圈。

如此背景下,买岩茶,尤其买“牛肉”这样的高货。

千万要认准品质与实力。

香气单调、茶香不落水,茶味不醇厚,浆感不明显,回甘不持久、韵致不突出的……

清一色不值得买。

买岩茶,不要为了便宜、名气大、噱头响亮去买茶。

抛开一切不谈,香气、滋味、韵味才是永恒的硬道理!

更多关于岩茶的知识

都说牛栏坑肉桂,那有些茶掌柜说的牛栏坑老丛,讲的就是肉桂吗?

牛栏坑肉桂,会不会有苔藓味?

你家的牛栏坑肉桂做出这样的汤色?山场韵呢?牛栏坑坑主直接怒怼

武夷岩茶采摘期仅两天,为什么牛栏坑肉桂满大街都是?

是肉桂成就了牛栏坑,还是牛栏坑成就了肉桂!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