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之叹息》:风中摇曳的花朵,绿叶下的满枝果实

发表时间: 2019-04-01 12:07

如今风摆花狼籍,绿叶成阴子满枝

照顾病弟,杜牧不惜丢掉官职

开成二年(837),杜牧突然接到弟弟杜顗来信,说眼疾加重,双目几乎失明了,现正困居扬州禅智寺。杜牧看完信,立即向朝廷请假,带着重金厚礼,亲自赴同州,延请眼科名医石公集,然后一起去扬州,给杜顗看病。

杜牧悉心照料弟弟,很快超过了一百天,弟弟的眼病却没有痊愈。按大唐律,假满百日,就要自动辞官。杜牧不愿丢下弟弟不管,于是继续留下来照顾弟弟,宁可丢掉监察御史的官职。禅智寺地处扬州东北,居高临下,杜牧静坐寺中,耳朵里传来扬州城里的歌声和乐声,伤感油然而生:身处如此喧闹、繁华的扬州,却只能在静寂的禅智寺中凄凉度日,哎!

扬州禅智寺

没有官职就没有收入,一家老小还需要他供养,所以杜牧接受了宣徽观察使崔郸的邀请。秋末,他带着双目失明的弟弟,前往宣州(今安徽宣城),出任宣州团练判官、殿中侍御史内供奉。

杜顗形象

湖州游玩,与妇人约定十年之期

杜牧出身高门大户,爷爷杜佑曾三任宰相。作为官三代,杜牧不像一般平头百姓出身的士子那样,对前途战战兢兢。他有天子门生的忠诚担当,也有公子哥儿的放荡不羁,听说湖州盛产美女,工作之余,便到湖州游玩。

杜牧形象

湖州刺史崔君素知道杜牧的诗名,盛情款待,把治下所有官妓都叫来,供他挑选。可杜牧看了又看,有些遗憾:"美倒是美,只是不够尽善尽美!"杜牧提出举行一次龙舟竞渡,让全湖州的人都来观看。到时候他在人群中慢慢地走,细细地挑,或许能有他相中的人。

崔君素按照杜牧的意思,在太湖边上举行了这样一次娱乐活动。那天,岸边围观的人挤挤挨挨,杜牧在人群中穿来穿去,挑了一天,竟然没有找到一个合意的。眼看就要失望而归,突然发现一位妇人带牵着一个女孩子的手,向他走来。杜牧眼睛立刻长在女孩身上了,看了好大一会,才激动地说:"真是天姿国色啊,先前的那些简直等于没有啊!"

杜牧将这对母女接到官船上,妇人十分紧张,死死盯着杜牧的眼睛。女孩则一派天真烂漫,好奇地打量着官船的里摆设。她眉眼里透着俊俏,看样子只有十多岁,是一副美人胚子的模样。杜牧叫妇人不用紧张,说他暂时不会娶她女儿。但是,十年之内,他会来湖州做刺史,那时女孩也已长大,可以嫁人了。妇人说:"那十年后,你若不来,又该当如何?"杜牧说:"如果我十年后不来,你就把她嫁与别人吧。"

为了生活,杜牧迁延各州刺史

开成三年(838)冬天,朝廷征调杜牧为左补阙、史馆修撰。杜牧不愿走啊,宣州有让太多让他记挂的事情,首先是惦念湖州那位女孩,此去长安,千里之遥,想见次面可就难了;其次,他的病弟杜顗还没有安排好。但皇命难违,次年开春,他把弟弟送到浔阳(今江西九江),托付给堂兄江州刺史杜慥,然后从浔阳溯长江、汉水西进北上,至长安就任新职。

左补阙是个从七品上的小官,俸禄不高。这时候,杜牧需要承担自己一家、弟弟一家,还有孀妹一家的生活用度,左补阙的俸禄根本不够。而刺史一般为正六品,地位较高,俸禄也较高,所以他主动提出外放。会昌二年(842)春,杜牧出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刺史;会昌四年(844)九月,迁池州(今安徽贵池)刺史;会昌六年(846)九月,移睦州(今浙江建德)刺史。

直到宣宗大中二年(848)八月,杜牧内升为司勋员外郎,调回中央。但经济还是头等大事,钱不够花最让人头疼。回到长安不久,他就给时任宰相的好朋友周墀连写三封信,请求出任湖州刺史。湖州属于经济发达地区,刺史月俸可以达到八万钱,相当天今天的四万元人民币,足够他支付三家人的支出用度。大中四年(850),朝廷终于答应了杜牧的要求。

重到湖州,绿叶成阴子满枝

在湖州署衙落脚之后,杜牧马上想起了他与湖州妇人的约定,一晃13年过去,不知那位女孩出落成何等美人了!他派人去请母女俩,结果妇人带了三个孩子来,还告诉杜牧这是女孩生的孩子。杜牧生气道:"你既已答应将女儿许配给我,为什么违背诺言呢?"妇人说:"约定的是十年,可十年过了,你没有来呀!"杜牧觉得妇人讲得有道理,是自己违约在先,便不再强迫她,还送给她很多礼物。

妇人带着外孙们走了,也带走了杜牧的美好期许。一阵风吹来,院子里落红缤纷,海棠树上的青涩果实隐约可见。杜牧有些遗憾,有些伤心,便写下了《叹花》一诗,寄托自己的心事:

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

如今风摆花狼籍,绿叶成阴子满枝。

如今风摆花狼籍,绿叶成阴子满枝

都怪自己寻访春色太晚啊,以前曾经见到的鲜花已经不见。风雨使得百花凋零,树上绿叶繁茂,果实累累,快到收获的季节了。诗人借寻春迟到,芳华已逝,子满枝头,暗喻少女不再妙龄,已然结婚生子的现实,含蓄委婉地表达出机缘已误,时不再来的惆怅之情。

排解郁闷,顾渚茶山监督采茶

第二年初春,杜牧亲爱的弟弟死了,年仅44岁。三月,杜牧带着失意和伤心,去顾渚茶山监督采茶。顾渚紫笋茶是上贡珍品,芽色带紫,芽形如笋,茶汁碧绿如茵,兰香扑鼻。大历五年(770),唐王朝在顾渚山侧的虎头岩建贡茶院,据说这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首座茶叶加工场。对失恋、失亲、失意的杜牧来说,顾渚茶山无疑是疗伤的最佳场。茶山绿油油的景色、茶叶清幽幽的香气、采茶女们欢谑的笑声,让他暂时忘却了烦恼,自喻为"茶仙"。

浙江长兴顾渚村

这年秋天,朝廷拜杜牧为考功郎中,知制诰。考功郎中是一个从五品上的官职,等于给杜牧提了一级。虽然他仍对湖州依依不舍,"千岁鹤归犹有恨,一年人住岂无情。"但还是按照朝廷的要求,八月启程,返回了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