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奇石的独特魅力:大自然的绝版之作

发表时间: 2016-06-14 13:03

上世纪末,随着奇石收藏热的兴起,各地纷纷发掘出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奇石新品种,最具影响力的要数广西的红水河来宾石、彩陶石、大化石,戈壁的葡萄玛瑙,黄河画面石和福建九龙璧,广东黄腊石,贵州乌江石等。相对于同期开发的这些名石,长江奇石的赏玩收藏历史虽然久远,从文献记载可以上溯到宋代,由于封建社会里,艺术品收藏属于统治阶级王公贵族士大夫的专利,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发展,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广西石农到长江上游河滩大量顾人采集奇石,用集装箱发回广西囤积,才引发了长江两岸对长江奇石的关注,进而兴起觅石赏石藏石之风

在外地石种个性张杨、视觉冲击力强的映衬下,外表朴实、内涵丰富的长江奇石往往不易引起人们的关注,且大多数参展的长江奇石配座简陋,往往支离破碎地给人留下委琐的印象,长江奇石以其独有的地理资源条件,形成独特的艺术个性,深为沿江两岸石友的钟爱,为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长江奇石,鉴赏收藏长江奇石,通过与其它名石的比较,总结出以下主要特点:

一,风姿绰约、秀丽可人。

长江奇石主要为长江上游主流和干流内的普通岩石,地质变迁坠入江中,随江河滚动搬运,水雕沙磨,形成鹅卵石,外形轮廓线条婉转舒展,线面变化圆转起伏,外表面光滑圆润,水冲度极好。形体饱满纯真,有一种饱经磨砺、浑朴坚贞的品格。与其它江河卵石相比:更为精致圆融,细腻光润,不须打磨处理,图案纹理亦清晰明丽,体量约在10一35cm之间,大小适度,适于家庭陈设把玩。它不似灵壁石阳刚,不似来宾石古拙,不似彩陶石雄健,不似黄河石粗犷,不似戈壁石玲珑,石质普遍硅化程度不高,整体呈现一种质朴沉静、含蓄内敛、抱朴含真的艺术个性。

二,画面为主,形式多样。

长江上游复杂的地质地貌构成了长江奇石石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长江奇石以画面石为主,亦有造型石、色彩石、浮雕石。画面石的表现形式非常丰富,有的如薄意雕刻,有的如螺甸镶嵌,有的如贵州蜡染,有的如风光照片,有的如剪纸皮影,有的如彩墨图画,有的如漫画卡通。往往同一题材,有多种表现形式,风格迥异,花鸟虫鱼、人物风景,或写意,或写实,或像征,或变形,或粗犷,或秀丽,或繁茂,或简约,或旷远,或冷逸,或古拙,或雄奇,或刚健,或柔媚。不同的石质,不同的气质,千姿百态,演绎出长江画面石个性突出、少有雷同的独有魅力。长江型石以意像石为主,以简约流畅的形状体现人物或动物、瓜果,线面变化舒展,形体圆融饱满而秀雅端庄,与广西红水河奇石、山东灵壁石、内蒙戈壁石,福建九龙壁、广东黄腊石等造型类奇石大异其趣。长江色彩石类较为丰富,色彩具有青黄绿红紫单色及过度色,或多种颜色的复合色。石质多细腻坚硬,色彩艳丽,不仅可观质观色,有的还可兼具观赏形状、纹理、图案。它们虽然没有黄腊石、戈璧玛瑙的珠光宝气,却别具一种清新自然的色彩美。浮雕石类为岩石层理硬度差异在江水冲刷中形成,具有形态诡异、朴拙古奥、不可预知的形态。

三,含蓄内敛,内涵丰富。长江奇石外型总体呈鹅卵状,个体差异不大,不似其它石种以型体的张扬、靠视觉冲击力取胜。它外表朴实、含蓄内敛,内涵极其丰富,适于静心品赏。每一枚奇石形体上虽然大致相同,但内容题材风格个性却千差万别,如同汇集了不同艺术家的作品,风格各异,气象万千,给人极大的想象空间,让人越看越有味,越看越耐看。长江奇石反映的自然、人文各类题材范围最广,以各种不同表现形式呈现出千姿百态、超乎人想象的艺术效果。尤其长江奇石中的风景画面石,人物画画面石,动物画面石,星辰画面石,文字画面石最为精彩,其中精品,画面与内容统一,颜色与题材协调,主题图案与石型比例适度,图案位置适中,像形状物生动耐看。

四,自然朴实,趣味高雅。

长江奇石因水冲度好,外表皮自然朴实,形体灵动,不需上油打腊,即有很好观赏性。长江奇石主要欣赏其丰富的内容和绮丽的画面与形体的天然趣味,更不需进行任何表面打磨抛光,这与某些石种依靠上油打腊来提高其观赏效果的鉴赏趣味大不相同。体现了鉴赏奇石抱朴含真,回归自然的最高境界。

五,珍稀名贵,不可再生。

虽然长江奇石产地幅员辽阔,到处是卵石滩,但奇石仅占卵石的极少比例,精品更稀有珍贵,并不是像人们想象的:河滩上的卵石,资源丰富,每年都有奇石生成。事实上只有长江上游两岸质地最坚硬的的岩石,在江水中经过数百年、上千年、几百公里的翻滚,才形成浑圆的卵石,质地松软的岩石成为河沙,江中行程不够的仅为粗砺的毛石。亿万块普通卵石中,只有极少数卵石在偶然的机遇下、经水雕沙磨恰到好处地形成具有观赏价值的奇石,具有不可预见性、很大的偶然性。亿万块卵石中,称得上奇石的万不及一,奇石中称得上精品的又万不及一,精品奇石极为珍贵,它与人艺术品一样具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而且自然天成不饰雕琢。长江奇石在碛坝上水冲日晒,表面都有一层自然氧化的天然石皮,加上它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内容题材的不确定性,使长江奇石的面貌不易重复,几乎不可能人为复制加工,保持了长江奇石最值得收藏的稀有性和不可再生性。

与作者交流加微信:1771703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