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鉴别大师的秘诀揭秘

发表时间: 2019-01-09 04:34

名家制作的紫砂壶。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张姝泓 通讯员蔡艺摄影报道)明朝紫砂名师时大彬的《大彬小朱泥》、 书卷气十足的清代《嘉亨壶》、当代大师季益顺为党的十九大特制的《心心向阳》壶……1月6日,位于增城区1978文化创意园的“1978美术馆”正式开馆,多位紫砂界知名人士出席开馆仪式。1978美术馆以紫砂文化为主题,集中展出100多件从明代至今的中国紫砂艺术名家作品。

1978艺术馆名誉馆长、中国紫砂大师走进联合国艺术展第一人吕俊杰先生表示,紫砂艺术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是因其与生活息息相关,“有好茶必须要有好壶”。在当天展出的100多件名家作品中,从明朝到当代,器型工艺精美。

在所有的作品中,最古老的一件紫砂壶作品莫过于明朝紫砂名师时大彬的《大彬小朱泥》了。《大彬小朱泥》为一款圆壶,外观圆润简约,造型优雅。时大彬是宜兴紫砂艺术的一代宗匠,生于明代后期。时大彬及其弟子李仲芳、徐友泉,有“壶家妙手称三大”之赞誉,所制茗壶千态万状,信手拈出,巧夺天工,世称“时壶”“大彬壶”,为后代之楷模。

对于紫砂壶的鉴别,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季益顺表示,真品和仿品在工艺要求和原料品质上相差很大。

以一把圆壶为例,第一个原则是‌‌把握重量,一般全手工制作的分量很轻,拿在手上很舒服。模仿者用石膏模型进行打型,没有手工制作大师的功底,泥片容易打得厚,茶壶拿在手上很笨重。第二,在制作工艺上,手工贴的金石或者图案轻薄且有飘逸感,但是仿品用模型印着贴上去显得笨拙。第三,好的茶壶越泡越漂亮。壶体颜色随着冲泡更加油润发亮的壶,才是好的紫砂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