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界术语解析:八忌十诫,你了解吗?避免吃亏上当,少走弯路

发表时间: 2021-05-28 14:25

浅谈收藏是指将一些认为有价值的珍玩收集、保存起来的行为,收藏术语包括埋地雷、看不好、铲地皮.吃仙丹.搬砖头等,常见收藏有邮戳、国画、古玩、钱币.陶瓷器等。

禁忌:缺乏恒心 , 好高骛远 , 优柔寡断

收藏术语:不能超出经济能力 , 不能短线进出 , 重视质精不在量多

常见收藏:邮戳 , 国画 , 古玩 , 钱币 , 玉器.奇石.陶瓷器等

收藏术语

埋地雷——有些人以为自己聪明去农村或山里从农民手里买的货不会有假,却不知道这些货是作伪的,商人故意和农民合伙“埋地雷”的。

看不好——倘若卖家说货绝对到代,而专业买家却看出是新仿,又要顾及店家的脸面,就只能说:“看不好”。暗语

铲地皮——自己没有也不开店,专跑农村收货,或者是盗古墓的人。拿到东西后再卖给各商家倒手,业内行里人称他们“游击队”,又叫“铲地皮”。

一枪打——将这批货物好的带坏的一起卖称作“一脚踢”。

留下吧——以前拎包裹的送货上门,买家决定购买他的东西,让送货人将货留下

吃仙丹——买了便宜喜欢的藏品叫“吃仙丹”。买值了

拦一道——抬高竞买者的价钱抢先买来,对手就说他被拦一道。自己出手晚了没买到

搬砖头——不花本钱拿别人的东西去卖,从中赚取差价。就像中介一般

交学费——不太懂行总是花钱买到新货,买不准,上当受人骗叫“交学费”。

包袱斋——有的人眼力好,但没钱开店,便用蓝色布包袱到各家古玩铺“搂货”,然后转手卖出。这种经营古玩的现象被称之为“包袱斋”。

有一眼——就是这件东西不错,艺术价值较高,可以入手说“这件观音瓶有一眼”。

收起来——买家不要某件藏品了,而请卖家将藏品收回去,就说收起来吧。

俏货——比较精美稀缺的藏品。一般指瓷器的收藏术语。

开门——看藏品时碰上年代老的真货叫“开门”或“一眼货”。

天价——漫天要价,不按规矩价格高出市场价很多。

行价——成交的价格利润很低,大众价格有时甚至是“蚀本”,这就叫“行价”。

品相——这件东西保存得好不好就说品相好不好,如果有遐思有破损就是品相不好的意思。

上货——古玩商从农村市场或者收藏者手中购买或征集的藏品,叫上货。

压堂——是主人店堂里最好最珍贵价格高的镇店之宝。

砸浆——从同行中买来打眼货“没年代”或价钱过高,掌柜可请行内公会帮忙调解,要求对方让价或退货,行内话称之为“砸浆”。

走宝——就是卖亏了,把价值十万的,几千卖了。看走眼了买家便是“拣漏”了。

拣漏——就是很便宜的价钱买到很值钱的东西赚了

旧仿——明清时期的仿旧叫“旧仿”,而现在仿旧就是“新仿”。

贼光——新瓷器釉面刺眼的光叫“贼光”或“火光”。

包浆——传世古玩都有一层自然温润的光泽,叫“包浆”。

生坑—— 新出土的东西叫“生坑”。

拿了——投资者决定将藏品买下。这件藏品我拿了。

绷价——坚持要高价,想卖个好价高价钱。

拉纤——就是中间人,介绍人。中间人收取佣金,一般是卖方出3%,买方出2%,俗称“成三破二”。

看新——这个东西有点看新,东西不到代,现代仿的。

包上——买家决定将藏品买下,请卖主将藏品包起来,这件东西我要了请您包上。

要了——买家决定购买某件藏品。

虫儿——就是已经收藏了很多能够让观者眼睛一亮的东西。甚至整间店的古玩藏品也抵不过这一件的说法。通俗地说,就是有镇店之宝的藏品。

没用——买家不要这个藏品觉得没多大意思,一般说没用。

走眼——也叫“打眼”买家用较高的价钱买了不值此价的藏品,或买了假货。

掌眼——这件东西没把握看年代,请个师傅为你“掌眼”看看新老。

搂货——古玩行商户们相互将对方的货拿走代为销售,即为“搂货”。近百年来行内人士没有发生“搂货”不守信用之事,形成一种行业的传统规矩。

伙货——二人或以上合伙买卖古玩。售价早已商定,卖时可由一家出售,但必须将实售价格公开,平均分配利润。

棒槌——就是看不懂东西新与老,好与坏的人。老是被骗的人,行内人就说他是棒槌。卖家卖新货给他,背后还称呼他“棒槌”。

杀猪——就是经营新仿瓷器的人对卖假货行为的一种口语,把新仿的东西拿到和顾客约好的地方卖给顾客,他们称杀猪。

抓——到市场去购买古玩说抓货,刚抓了一件光绪官窑。

玩——我是玩瓷器的。意思就是,我是收藏瓷器的。

吃——我是吃瓷器的。意思就是,我是买瓷器的。

纳——买进藏品,叫纳入。较早的古玩术语。

追——发现很好的藏品追着要,在拍卖会上追价。

匀——有的在古玩行买藏品不叫买而叫匀。这块玉您能匀给我吗?

让——有的古玩商买东西不叫买而叫让。这件瓷器让给我吧。

玩——行内人称收藏为玩,初次见面问“你玩什么”,意思是你收藏什么


收藏八忌

一忌缺乏恒心,朝三暮四。一个有水平的收藏家,决非一朝一夕之功,都是数十年如一日,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结果,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很可能半途而废。

二忌 好高骛远,门类求全。必须集中目标,选好自己的收藏对象,在收藏过程中,要先易后难,先粗后精,不能急于求成,盲目追求珍罕稀品。

三忌 优柔寡断,丧失良机。收藏之物,一旦看中,就应当机立断。须知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此种教训,比比皆是。

四忌 粗心大意,盲目购进。目前 古玩市场鱼龙混杂,收集藏品,必须细心谨慎,特别对较为珍贵之物,更要仔细从事。

五忌 玩物丧志,影响本职。业余收藏者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因而要摆正位置,不能本末倒置。诚然,无癖难以搞好收藏,但业余收藏不要影响本职工作,玩物不丧志,是当今收藏新风尚。

六忌不遵法规,不讲道德。收藏者必须遵纪守法,切不可见利忘法。人品重于藏品,为了藏品而丧失人品,是违背收藏道德的。

七忌只藏不学,夜郎自大。收藏贵在研究,只藏不学,与保管员无异。小有成果便炫耀自己,不求进取,更是井中之蛙。

八忌束之高阁,秘不示人。不少收藏家将自己的藏品毫无保留地展示于众,让大家分享其中的乐趣,甚至捐赠给国家,更能使他精神上得到愉悦、满足。集得藏品束之高阁,不发挥其社会效益,无异于抓住金钱不放的守财奴。

3收藏十诫编辑

为避免古董投资失败的陷阱,首先要自我充实,谨慎选择投资的古董并要了解其古董投资的禁忌,才方能增加成功的机率。在这里面对广大收藏爱好者,尤其是在藏界刚刚入门,即将对藏品投资的朋友来说,我们不妨注意一下以下几点:


一、不能超出经济能力

古董投资是一项迷人的投资,若是懂得其中的奥妙,往往会愈陷愈深,在这里提醒投资者,千万不能超出经济能力。我们也许经常会在市面上听到,或在某些书刊上看到,有很多的收藏爱好者或古董投资者,不惜倾家荡产买进的藏品因是赝品而破败的故事。因此必须了解,有多少能力就投资多少,比较保险。我们可以采取渐进的方式投资,可先从几百元起,再跟着眼力和财力提升投资。

二、假的仿古劣品不要买

假的东西,再便宜也不要买。因为根本没有投资的价值。仿古的产品一定大量生产,不但质感粗也没有收藏价值。在这里要注意的是,不见得贵的东西就是真品,有很多古董商会抓住藏者心理,认定定价高就是真品,事实却不然。凡是仿的无论价格如何都不值得收藏投资。

三、不能短线进出

投资古董艺术品买的是未来增值潜力,并不适合短时间内买入卖出,短线进出获利空间非常有限,若能以五年、十年的投资角度来操作,会更游刃有余。

四、不操之过急

选购古董艺术品急不得,一定得三思而后行,不能见一样爱一样,最好平时多看书研究,多逛店家,再找出自己的收藏性向,最好能一系列有计划地投资。

五、不要贪小便宜

低于市价很多的东西可能有问题,或许这件东西有瑕疵,或是大量倾销,或是仿冒作品都有可能。要务必谨慎。

六、投资“简易性”

这是指在投资时,不妨选择鉴定不太复杂的物件,比如鼻烟壶年代不久,较无年代鉴定的问题, 田黄也是比较容易鉴定真伪的物品。绘画品、陶瓷器是难度较高的艺术品,在鉴定真伪时,得视不同的年代做不同的判断,考虑的层面比较多。尤其是绘画品,每个 画家的每一个时期,有不同的风格和时代背景,必须花很长的时间做研究,才能分辨真伪好坏。

七、不要太冷门

所投资的作品是市面上太冷门的种类,那么增值的机会就会比较慢,如古陶器、大型铜器便是不易流通的项目,除非自己很是喜欢,即可以不考虑将来接手的问题。

八、不要太热门

热门是指在市面上每位藏家都在追逐的物件,其价格必然高昂,且也不易买到手。这类热门属性的艺术品因市场很抢手,行情已被追高,短期内不易下跌,如 昌化鸡血石、高古瓷器。

九、 购买顺序应愈买愈精

投资古董应该是从初浅的程度买起,之后眼光到了一个程度就会愈收愈高档。最不智的是买到收藏级的精品后,又回头去买一些仿古、民艺品类的作品,结果又降低了自己的收藏品位。

十、重视质精不在量多

投资古董决不是以量取胜,用买十件杂品的钱,不如集中资金好好收购一件稀有度高、材质特殊、具艺术性的作品,其将来增值的空间一定会大大超越另外那十件小作品。

收藏举例编辑

邮戳收藏:历史比 邮票要悠久的邮戳包括:普通日戳、风景(日)戳、邮政副戳、机戳、已付戳、纪宣戳等等

国画收藏:名家所绘国画最有增值价值。

古玩收藏:各种古旧物。

钱币收藏:各个时期的钱币,或者具有纪念价值的纸币。

竹木牙角雕刻:各种珍贵材质的雕刻。

老杂志、报纸、小人书:各种已停刊的老杂志、报纸。成套的小人书。

文革遗物:文革时期的红色收藏品,是今年来兴起的一门比较热的收藏,包括各种海报、徽章、袖章、标语牌等等。

文玩收藏:文玩核桃、葫芦、手串、佛珠、手把件等。

玉器收藏:主要是和田玉、翡翠所制作的器物。

《古玩鉴赏》丛书由马未都等人亲力著作,该书包含近几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古玩收藏,让读者在收藏的过程中不断提高鉴赏能力,开阔眼界,在品位艺术的同时提高个人修养。

5收藏需知编辑

近几年国内古玩市场收藏人士不断增多,人们更加喜爱有收藏更有历史价值的老文物。所谓古玩,正是因为古。但据有关专家表示,现在市面上流通的古董有90%是仿制品。因此,对于靠眼力“吃饭”的古董收藏者来说,在寻宝、鉴宝的活动中,要多留个心眼儿,睁大眼睛。

仿古玉:最受追捧也最伤人

无论是国内的哪个古董市场,最常见的古董就是古玉。可是在这些古玉中仿制品相当多,大部分来自河南南阳和辽宁的岫岩,那里是玉的故乡,也是造假的聚集点。当地人用机械操作代替人工雕琢,然后再仿制一些造型和图案,这样生产出的玉器价值也较低。在当地一对玉镯只要3元钱,可到了外地就可能标上几千元,很多对玉不甚了解的人经常受骗。同样,翡翠造假也很多,主要是用激光上色,但这种颜色几年后就会褪掉。

瓷器:让收藏者“花眼”

一位专家曾不无感叹地表示:“我从事瓷器鉴定30多年,见过的文物不下5万件,可是哥窑的瓷器却只见过1件。”可是,在如今的古董市场上,仿制的哥窑、汝窑、定窑瓷器却随处可见,样式更是从梅瓶到帽筒,几乎无所不包。在很多古董市场上,总有一些外地来的老乡叫卖“出土文物”,他们的骗人伎俩其实非常简单:选一批造型比较古朴的瓷器,然后,将瓷器浸在盐酸中,待瓷器表面发黄、产生裂缝后再将这批瓷器埋进土里。两三个月后,瓷器开始变得灰暗、陈旧,看起来就好像是经过了千百年一样。

宣德炉:几乎十炉十假

除古玉和瓷器外,最火的假文物就要数“宣德炉”了。这种自产生之日即有人开始仿造的铜器,真是让收藏者费尽了心思去琢磨,而结果却往往是“再次走眼”。宣德炉的造假高潮出现在明代万历年间,南京的甘文堂与苏州周文甫所造的仿制品与真的宣德炉只差一等,但当时却被人搜购一空,以后不同时期也各有不同的仿制品。而现在地摊上所谓的落款是“宣德炉”的,几乎十炉十假。好在由于工艺复杂,一般造假者对文物的认识和把握不准,假铜器很容易看出破绽。即便如此,仍会有大量造假者为暴利铤而走险。除宣德炉外,仿造日伪时期的枪刺、古代的鼎和爵等都不少见。

书画:当题跋遇到电脑

电脑和数码相机是科技进步的产物,但这些现代化的设备到了造假者手中却成了造假工具。日本某公司曾使用一种超高倍照相机对我国大量珍品书画进行仿制,仿制的结果是国内某文博院的院长在仔细观摩仿制品后,激动地说:“这就是我们博物院里的东西。”文物贩子们近年来开始把这种技术用于造假,即用电脑复制原作的题跋,然后再将其复制于伪作上。于是一个新问题产生了:假画“真”题跋。当今文物市场上的假书画多集中于唐伯虎、郑板桥、刘墉等几位名家身上,要识破需要收购者具有一定的书画知识。


明清家具:多为仿制

明代的花梨木太师椅,目前的市价已达上万元甚至几十万元。一些造假者眼红于这个市场中的暴利,纷纷采取各种手段造假。有人曾花一万多元买了一架“明代画案”和两把“清代太师椅”,据说是黄花梨木的。谁知回家用抹布擦拭太师椅时,发现竟然褪色,那个画案更是到家就裂了缝。找来专家一看,才知道根本不是什么明清家具,全是仿冒品,连1000元也不值。现在明清家具市场有相当一部分是仿冒品,这些假明清家具多来自广东、浙江、河北和天津周边等地。

民间收藏古玩已逐渐成为一个高风险的行业,收藏者除具备历史、文化、制造工艺的相关知识外,还要对全国市场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希望收藏者能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不要陷入为卖而买的收藏怪圈。希望大家都是一个素质专业的合格收藏爱好者!